思想交锋

寻一剂生命的良方

作者: 耿玉云     时间: 2022-11-29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

我愿穿越时空

选择遇见王阳明

与先生一同

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

在那些阳光柔和的午后

盘膝静坐凝神屏气

深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致良知”

用心感知幸福的真谛

寻一剂生命的良方

……

曾有一位学者告诉我,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幸福。他担心我未懂,随即,又重复一遍:人的一生,看似忙碌不停上下而求索,实则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我半解。如今,我生而有幸,来到思创学习深造,继而有幸阅读了王阳明先生心学思想的大量著作,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认为,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也可以用“加、减、乘、除”四法,来释疑我们生活的点滴,进而寻得一剂开启“幸福之门”的良方。

一、做加法,心安理得赢当下

王阳明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得有活在当下的智慧。已经过去的事,和那些还没有到来的事,想它是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从而与快乐失之交臂。人生没有心想事成,只有水到渠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专注于当下,以加法的思维做好以下三点,让心使然、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发挥。

以勤为本。一勤天下无难事,有勤点石必成金。农夫因辛勤劳作而多收谷物;学子因勤奋学习,而终成学业;商旅因辛勤付出,亦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要想赢得当下,就必须立足岗位,以勤为本,兢兢业业练好每一项技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专心做事。专注做事的人,上帝都会为他让路。专注做事是功成业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想把握当下,成就一番事业,就需要我们抛弃好高骛远的思想,保持足够的专注力,全力以赴干好当下该干的事。

珍惜时光。再好的想法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取得成效。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往今来,若要自己不留遗憾,就得珍惜当下,珍惜每一寸光阴,及早行动,做好眼前事。

二、做减法,心无旁骛去杂念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就将荡然无存。因此,我们要以减法的思维一项一项地去除心中的杂念,全力节制自己的欲望,让心灵沉静下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读书为乐。人的杂念与生俱来,如何减少杂念,我认为,大概也就唯有读书高了。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眼界,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可以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从而让心灵保持一方纯粹的清静。

节制自律。慎独,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指一个人独处时,也能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节制自己行为习惯。慎独的人,内心不会浮躁,不会浮想联翩,所以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也能懂得取舍,时刻掌握着主动权。

遵纪守法。处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纵有各种权利的诱惑、利益的诱惑、名利的诱惑等,但如果我们能牢固树立讲规矩、守纪律、知敬畏、存戒惧的意识,坚决不触碰红线,不逾越底线,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做乘法,心旷神怡享快乐

王阳明:“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不出乎喜怒哀乐四者。此为学之要,而为政亦在其中矣。”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但当一个人处在正能量的情绪中时,状态会爆棚,做事的效率会很高,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现代生理学表明:人的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不同程度地被各种消极心态压抑着,一旦消极因素解除后,就会激发出无穷的潜能。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以乘法思维,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让自己的能量实现倍增。

扩大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的胸怀可以得到无限扩大,像大海一样容纳无数江河水。人的一生,难免会有各种磕磕绊绊,难得的是我们以何种心态去对待。胸怀宽广的人不去计较,一笑了之,反之,心胸狭隘的人则耿耿于怀,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状态。

提升自我。古语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说,凡是出了问题或是没有达到自己心中所想,都应该自我反省。生活中,我们同样会遇到不如意事,若是一味地怨天尤人,那就只能囿于苦难之中。因此,需要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从而由优秀走向卓越。

拥抱快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真正的快乐往往来自我们的内心。同时,乐观能使我们对困难产生强大的免疫力,乐观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乐观能使我们更容易与周围的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乐观也能使我们更容易获得家庭的幸福,从而让人从容、自信、处变不惊,厚积薄发。

四、做除法,心平气和练内力

“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王阳明第一次参加科举却落第,第二次参加又失败,当被问及落榜的心情时,他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显示了这位圣人,其心不为物役的巨大力量。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遭遇大灾大难,我们是让自己忧心忡忡,还是泰然处之?这一切,全看“内力”,而内力的修炼又离不开一个“除”字,除偏见、除攀比、除恶习、除庸人自扰。

树立志向。知是行的主意。志向如指路明灯,它会指引着我们为之努力、拼搏、奋进。俗话说的:“将军赶路,不追野兔。”有远大理想的人,不轻易为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让自己疲惫不堪,反之,他们会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

杜绝攀比。攀比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现今社会中,一些人将升官、发财、买房子、换车子拿来疯狂攀比,这种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很多人引上了歧途,背上心灵的枷锁,从此再不能获得最纯粹的快乐。总之,攀比之心有百害而无一利,宜弃不宜留。

剔除恶习。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的养成,同样也是一种身心的修炼。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恶习,有些伤害不大,但有些却害人害己,需下功夫尽早改之。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勇敢奔向未来。”站在新时代的今天,回望500年的时空,阳明先生已去,但其心学思想永存。一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以智慧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了我们前行之路,并以“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圣人标准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告诫我们“幸福”从未走远,就在我们身边,只待我们用心、用情去发现。(思创2209——耿玉云)

上一篇:观《典籍里的中国》-《楚辞》有感 下一篇:以“足球精神”赋能企业团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