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交锋

关于儒释道哲学的思考

作者: 陈刚     时间: 2021-11-19     

在思创课堂上认真学习了几位老师关于儒释道知识的讲授,不禁感叹道其中所蕴含的为人之道、处事之道、内外兼修之道是如此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在韩鹏杰老师的《道德经说什么》中,偶然看到南怀瑾先生讲到“儒家思想就像粮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学像百货店,琳琅满目,进去逛一下,不买东西也有收获;道家像药店,有病的时候,有问题的时候那就找《道德经》。”,先生将儒释道的精神内涵形象而又深刻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个人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和学习思考,主要从“懂舍得、知进退、明辨是非”三个词理解和把握为人处世哲学。

第一个词是“懂舍得”。道德经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南朝范晔也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清代郑板桥 讲“吃亏是福”,“吃亏”即是“舍”,“福”即是“得”,先“吃亏”而后“得福”;说的都是“舍即是得,有舍才有得”的道理。

李时珍一生行医济世,救死扶伤,历经27年艰辛,终于成就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可谓“舍安逸,得安康”。

司马迁博览群书,负重残奇辱,成就“史家之绝唱”,可谓“舍痛耻,得绝唱”。

“舍得”,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人生必然面对的一项选择,更是是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第二个词是“知进退”。中国的处世哲学中经常用到“内用黄老、外示儒术”,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并存,进取和内敛精神的结合,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韧性”基因,形成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变通智慧和强大生命力。

《增广贤文》中讲,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一种退;孔子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进

;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在进退之间寻求人生的价值。

历史上有两位人物将“知进退”的处世哲学把握的异常精妙。

第一位是范蠡,他和文种在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王夫差之后,选择功成身退,而文种不然,仍坚持留在越王身边以期望得到越王的重用,最终仰天自尽。

第二位是司马懿,他贵族出身,博学多闻,但他最开始拒绝了曹洪、曹操的征召,选择掩其锋芒。一直到三十岁左右,他都是以殷勤办公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直到曹丕死后,司马懿开始以托孤大臣的身份介入军权,从此,他北征、西讨、南平,屡战屡胜,战绩辉煌,从魏明帝之初一直打到明帝第二次任命他为托孤大臣。司马懿知进退,懂得掩其锋芒,亦懂得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如此成就了司马家的大业。

进与退之间,绝非择一弃一的关系,恰恰相反,拿捏有度,收放自如才是大智慧。

人的一生,活到极致应如水。水者,进,可汇作滔滔江水,以气吞山河之势奔流入海;退,可化作一片镜湖,欣赏着群山的倒影怡然自得。在这一进一退之间,需要把握的便是一个度。

第三个词是“明辨是非”。晋书中讲,是非久自见,不可掩也;陶行知讲,是非未明,决不轻下判断;朱熹讲,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其实,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辨清是非善恶并不难,难的是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其实,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辨清是非善恶并不难,难的是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无论是“舍与得、进与退、是与非”,都需要把握一个度,深刻领悟中国处世哲学的智慧精髓,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智慧去修炼为人处世之道。(思创2107届——陈刚)

上一篇:过犹不及之我见 下一篇:思想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