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

陕煤主题教育——聚焦高质量发展立足岗位建言献策谈实践(八)

作者:     时间: 2023-07-04     

以“六个着力”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小保当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杨  征


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101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版,第27-28


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在主题教育第一次工作例会上指出,“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职工群众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教育引导集团各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结合小保当矿业公司实际,可以概括为“六个着力”。

一、着力党建领航,为擎旗奋进再聚新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清廉建设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以企业文化熏陶铸就发展内生动力。

党建领航凝聚发展合力。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主线,围绕陕煤集团“一流企业党建布局年”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全面推进党的领导、思想文化、组织建设、主题教育、“三个提升年”活动等工作;以“五化五强”党建工作模式为载体,各级党组织为发力点,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党支部特色品牌、智慧党建等全面深化落实、见行见效,不断构建大党建新格局,实现党建质量全面巩固、全面提升、全面加强,保障公司经营管理、安全生产高质量运行。

清廉国企营造清风正气。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和省纪委二次全会、集团工作会议精神,以“四个精准”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体系为支撑,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为重点,以智慧纪检为抓手,创新监督方式,强化执纪问责,将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党的建设和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各环节、全过程,发挥监督保障作用,为公司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文化铸魂增强内生动力。公司十三年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凝结出“奋楫·实干”的文化内涵。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持续不断地宣贯公司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了解公司发展史,明确当前奋斗目标,清楚未来发展方向。强化企业文化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安全生产经营有机结合,使之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二、着力科学布局,为做大增量再谋新实效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国有企业要在做强做优做大中更好履行责任、担当大任。公司当前具备3800万吨/年生产能力,按照生产布局规划,公司面临厚煤层转入中厚煤层生产的窘局,为确保产能持续稳定提升,必须紧抓生产布局与科技创新。

不断优化生产布局。加快部署二号煤矿二号风井及水平延深项目实施,超前谋划、超前安排,在矿井缓采区尚未解禁的情况下,形成开采区域主要集中在3-1煤和4-2煤的生产布局,实现多煤种配采,确保矿井持续稳定生产。

持续推动缓采区解禁。紧盯榆神三期规划环评修编,突破保水采煤关键技术,应用覆岩隔离充填注浆、地表水帷幕隔离等技术,解决二号煤矿受红石峡水资源补给区影响地缓采区开采问题,为产能释放提供技术支撑。

三、着力智能化应用,为高质量发展再增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公司按照“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总体思路,制定“智能矿井建设五年规划”,理清思路、确立方向,不断提升智能化建设高度,为安全高效提供“智”力保障。

坚持建设“智能系统化,系统智能化”。依托矿井生产系统自动化,矿井环境安全信息化,企业管理智能化,用智能化手段实现煤炭企业“管、控、营”一体化管理,在混凝土摊铺、密闭墙智能化施工等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上深入研究,通过工业互联网混合云平台实现高效数据治理,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依托系统运营培养人才,锤炼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平智能化建设、管理、运维人才团队,保障系统建设与高效运维,确保所有智能化系统建设落地提效。

推进智能化系统常态运行。按照“三分在建,七分在用”“谁应用、谁管理、谁负责”的运行机制,将公司169个智能化子系统分为“七大类”,每月召开智能化常态化运行推进会,分类进行考核兑现,同时不断改进智能化系统存量问题,提升系统运行效率,构建智能化系统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优化数据资产目录、数据标准,构建数据标准化体系,执行数据管理与应用共享模型库,实现子系统与平台深度融合。

四、着力科技创新,为安全高效再创新途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科技强企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只有掌握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才能确保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勇立潮头,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做优做大生产管理。针对煤炭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通过研发柔性产能关键技术与保障体系,实现单面5米至6米煤层年产2000万吨目标;实施分掘分运绿色充填,利用煤基固废一体化处置技术实现矸石利用,将掘进、回采与绿色充填有机结合,形成半煤岩巷道煤矸分掘分运绿色充填技术体系。

做强做专智能融合。实施智能化常态化运行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建立智能化系统常态化运行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价模型,实现智能化常态化持续改进、平稳运行;研究“移动平台一机械臂”自适应协同控制方法,实现井下复杂工况条件下多点、繁复、危险作业智能化,将员工从危险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切实降低劳动强度。

做精做细安环管理。探索矿井无人驾驶常态化运行,制定矿井巷道无人运输系统技术规范与标准,应用激光雷达与磁钉井下高精度导航定位,开展井下无人驾驶系统、沉浸式4D智能远程驾驶座舱等研制,彻底实现公司辅助运输本质安全运转。

五、着力重点工程建设,为绿色低碳再添新措施

煤炭能源发展要转化升级,就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公司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抢抓市场相对有利的时机,积极布局转型增效新赛道,讲协同、提效率、扩增量,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实施矿井水深度处理。将原有工艺调整为预处理及膜脱盐、浓水浓缩和蒸发结晶,从而降低矿井水矿化度,使目前达标的地表水III类标准提升至符合精细化工及农业灌溉的用水标准,同时还可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盐水进行最大化利用。

实施选煤厂技术改造。煤炭洗选加工是洁净煤技术的基础和源头。面对产能逐步提升,市场需求频繁波动,现原有选煤厂无法满足洗选要求。将选煤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将洗选能力提升至4300万吨/年,具备原煤全部入选的能力。

实施定制化生产中心建设。根据公司矿井煤层赋存条件,为实现多品种商品煤销售,平稳煤炭供应形势,拟建设选配能力为50万吨的定制化生产中心,实现公司经营效益最大化。

同时,公司拟在采空沉陷区实施光伏电解疏干水制氢项目,拓宽公司效益源;规划建设井下输煤巷道,由井下直接向榆林化学公司供应原料煤及生产用水。

六、着力人才培育,为奋楫远航再续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一批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以提升员工素质、促进人才成长为目标,不断拓宽员工发展通道,为公司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行“考核选拔+年度述职+轮岗交流”干部管理模式,坚持管理干部竞聘制和任期制,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不低于2.5%;深化“公开竞聘+能力测评”人才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管理岗位和关键技术岗位竞聘上岗,建立全员能力素质测评数据库;持续优化“内部市场化+KPI”考核体系,推行差异化薪酬分配,力争年底一二三线人员收入比例达到321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持续推进“学思大讲堂”“114”人才种子计划,拓展育人载体,开展中高层管理干部专题提升班,培养企业高级管理团队;利用“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班”平台,对基层关键岗位全面轮训,打造“金牌班组长”,力争培养一批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强化“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技能大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建强人才“领头雁”,淬炼一批精英工匠。

优化员工职业发展体系。打破人才互通壁垒,推进“三工通道”建设,实现三项人员职业发展通道纵横双向互通;打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评价通道,搭建两类人才成长“立交桥”,扩大贯通领域,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进一步优化薪酬管理体系,实施岗位工资薪点制;完善岗位职级评定体系,激励员工提升职业能力等级。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刘延财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1016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第十二章,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3版,第389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不断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根本目标就在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氯碱产业是能源消耗大户,要以绿色规划为统领,平衡发展需求与控制碳排放问题,向能源结构清洁化逐渐发展,从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一、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布局,打造“源网荷储”新型能源示范应用平台,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将北元集团打造成绿色低碳的现代一流化工企业。

二、主要成果

北元集团以氯碱化工产业为基础,推广节能降碳技术应用,探索氯碱化工、精细化工、锂电材料以及二氧化碳消减等多产业有机结合的全新发展路径。

(一)推进募投及配套项目建设

北元集团募投及配套项目包括12万吨/年甘氨酸项目、电解液-碳酸酯类联合装置项目、配套产氯装置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氯碱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以及二氧化碳消减的有机结合,既符合当前国家“双碳”“双降”政策,也为公司进军绿色新能源领域奠定基础。

1.12万吨/年甘氨酸项目。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溶剂法”工艺,建设18万吨/年氯乙酸生产装置、12万吨/年甘氨酸生产装置及配套公辅工程,预计建设周期24个月。终端产品从研发设计、中试测试、工艺设计、设备选型、项目建设以及投产运行均由公司主导;中间产品氯乙酸采用荷兰诺力昂公司授权的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乙酸催化氯化法”工艺制备。该产品主要用于草甘膦农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甘氨酸项目建成后中国最大、世界第一。

2.电解液-碳酸酯类联合装置项目。采用河北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的生产工艺,以乙二醇、氯化氢为原料,通过氯化法合成环氧乙烷,再与二氧化碳、甲醇、乙醇通过酯交换法生产碳酸酯类产品。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碳酸乙烯酯2万吨、碳酸二甲酯8万吨、碳酸甲乙酯10.2万吨、碳酸二乙酯1.39万吨,消减二氧化碳10万吨/年;项目主产品碳酸酯是锂电池电解液的重要溶剂,还广泛应用于农药、极性溶剂、防腐剂和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3.募投项目配套产氯装置项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零极距离子膜电解工艺,建成后可年产液氯35.5万吨,固碱装置60万吨/年。该产品主要用于氯乙酸、水合肼、CPVCCPE等化工产品。下一步计划将富产氢气推动氢能源应用场景建设和周边加氢企业原料供给。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项目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双控”政策,进一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等新能源项目。

(三)推动现有产业节能降碳

1.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和清洁生产工作,严格管控污染物末端治理,推进技术革新与工艺改造,反复论证重大技改及环保减排项目,建成了热电锅炉低氮燃烧与烟气SCR脱硝、VOCs综合治理、母液水深度处理等重点项目,开展固废专项整治,先后解决矽铁废渣、固碱原煤露天堆存问题,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放”、固体废物全部回收利用。

2.聚焦低碳环保,加速产业技术研究,自主设计半干法熄焦工艺,减少二氧化硫(SO2)和有机挥发物(VOCs)排放,降低了后续工序煤耗,为我国兰炭产业降低能耗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建成烟气中二氧化碳制碳酸钠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化工母液水制纯水技术将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生产系统,优化了生产系统水平衡,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3.紧盯产业发展瓶颈,推进绿色无汞催化剂及低碳工艺工业化示范应用,自主设计了无汞触媒中试侧线装置和万吨级无汞触媒工业化示范装置的工艺包,无汞触媒累计运行时间达到20000小时,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吨PVC减排二氧化碳124kg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依托现有产业,通过技术研发、引进合作逐步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探索“新能源+储能+二氧化碳消减+化工+氢能”的绿色转型发展路径。一是利用风光、地热、余热、废气、含热废料构筑新能源发电体系,通过储能发电装置提供稳定优质的电力能源供应,实现现有产业和发展产业零碳生产。二是发展绿色化工产业,回收热电厂烟气余热,建设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利用部分烟气中二氧化碳与电石渣、白灰面等钙基固废,规划建设活性纳米碳酸钙装置,生产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产品。三是发挥榆林地区煤盐资源优势,利用绿色能源电解食盐水,生产烧碱、氯气和氢气,推动榆林氢能源落地发展,结合处理煤化工高含盐废水,为榆林煤盐化工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四是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利用盐穴资源建设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风电项目,吸纳周边新能源发电,探索“新能源+储能电厂+二氧化碳消减+化工+氢能”转型发展路径,加快构建“源网荷储”新型能源示范应用平台,实现“零碳”发展。




特色产业撑起致富路  助推乡村振兴

榆林合力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1016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版,第25-26


从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不难看出,党中央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信心决心,作为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政治任务的企业主体,作为陕煤集团履行社会责任、实施产业帮扶的唯一的专业化企业,榆林合力公司坚持优布局、强链条、育龙头、建基地、创品牌的总体思路,以市场化、专业化、工业化为发展路径,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整合榆林地区资源禀赋,以点扩面,推进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上中下游全链条融通的转变,使陕北地区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向着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高标准夯实产业主体

榆林合力公司坚持“创建行业前三甲,对标高端一流,打造数字化现代化农业企业”的战略目标,基于各帮扶地区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以各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周期长短搭配、各项目的产业链和相互配套来布局项目,以培育兼具一产、二产、三产多元化的产业主体。

1.做强二产。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以工厂化主导促产业,采取“政府+农户+公司+银行”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按照国内领先的标准确定工艺路线,在清涧县投资3.4亿元建成红枣深加工项目。瞄准“做细分市场第一或唯一”的目标,在子洲县投资3.2亿元建成黄芪深加工项目。避免农产品同质化现象,在佳县投资2.17亿元实施甜叶菊提取物产业项目。

2.衍生三产。一是依托榆林地区红色资源优势,打造“干部培训+党性党建教育+研学+企业管理”的红培基地,将红色培训与工业旅游相结合,引导受训干部参观项目工厂,助力公司产品销售。二是打造榆林合力公司的销售贸易公司,在临潼兵马俑打造超级文创4号馆,通过旅游带动产品销售,打造“线上+线下”立体销售模式。三是与大唐融合(米脂)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米脂设立呼叫中心项目,通过实施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及银行等呼叫服务外包业务,开展就业帮扶。

3.延伸一产。以绿色矿山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为抓手,积极开拓矿业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业务,将矿区土地复垦、生态环境治理、与农业产业深度结合,在完成煤矿土地复垦和开发式治理的同时又打造了自有标准化种植基地,与基础类产业帮扶项目形成种植、加工产业链。

二、贯通产业链条,多层级推进产业发展

(一)坚持助农惠农。发挥产业龙头作用,采取“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探索原料采购、培训、电商、就业、种源、仓储及旅游帮扶七大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示范推广与辐射带动,吸纳合作社、农户共同参与,累计收购红枣3000余吨,黄芪、甘草1800余吨,直接带动就业500余人,帮扶农户2000余户,试种甜叶菊600余亩,推广种植甜叶菊4000余亩,枣林撂荒现象减弱,芪农大幅增加,原料品质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以提升。

(二)坚持产品研发。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做好“土特产”文章,按照“红枣+N”“黄芪+N”的研发方向,先后研发生产红枣发酵果汁、红枣干制品、黄芪馈赠礼盒、日化养护等100余款产品。

(三)坚持品牌营销。塑造“天芪”“芪嘉”“上品耆(芪)”“陕北滋味”“枣悦”等190个品牌形象,品牌抖音话题浏览量7亿多次,有效视频3.4万个。产品进驻零售新势力“盒马鲜生”、华润超市等35家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入索菲特、丽思卡尔顿、皇冠假日等20多家品牌连锁店,拓展终端门店3500余家,覆盖北京、上海、西安等地5000多家超市、餐饮、加油站,2000多台自动贩卖机。



上一篇:陕煤主题教育——聚焦高质量发展立足岗位建言献策... 下一篇:陕煤层气公司:“五个维度”发力 把主题教育引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