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3650天!华中发电公司从1到10的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实践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前行。
回顾公司成立十年发展历程,华中发电公司步履铿锵,始终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持续加大安全建设投入,不断强化安全体系打造,筑起了一道坚如磐石的安全防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十年坚守,筑牢安全堤坝
十年,是3600多个日日夜夜不懈坚守与执着守望。
十年里,从规章制度的建立到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从日常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到应急演练和事故处理,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夯实安全发展根基,每一步都凝聚着安全生产部智慧与汗水。
牢牢抓住安全生产核心要素,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和责任逐级落实。借力与应急管理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电联电力评价咨询院、三峡大学等国内顶尖安全咨询机构,完善基本建设安全管理制度100余项,推动安全管理总体架构系统重塑,逐步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通过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创新NOSA管理工具应用,所属长安益阳公司和陕煤石门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均一级达标,益阳三期项目和石门三期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均一级达标。
正是这份坚守与努力,确保连续十年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并多次获评湖南省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技术革新,引领绿色发展
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致力于技术革新与绿色发展。积极践行国家“双碳”目标,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形势下,全力推进公司煤电机组绿色低碳发展进程。
批复、完成益阳#4机汽轮机通流改造、空预器柔性密封改造、供热改造;石门空预器换热原件改造、凝汽器扩容改造等专项资金项目280项。通过积极推进节能和灵活性技术改造类项目实施,煤电机组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和集团前列,供电煤耗从2018年320.71克/千瓦时降至2024年315.07克/千瓦时,每年降低煤炭成本约6500万元,累计节约燃料成本近3亿元。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生态环保领域问题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以及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全力推进环保设施投资和改造,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环保风险,机组可靠性、经济性持续提升,为机组长周期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十年间,组织完成益阳、石门脱硫、电除尘增容提效改造,石门脱硫废水零排放等环保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实现稳定达标,为守护绿水青山、打造世界一流火力发电企业作出积极贡献。
该公司固废危废污染防治工作卓有成效,实现固废综合利用率100%。碳资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完成碳排放权履约清缴1213万吨和内外部交易98万吨。
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借鉴国内先进发电集团生产费用管理经验,强化设备监测工作,优化检修策略与机组运行流程。严格执行集团及电力集团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始终坚持“量入为出、必要可行,科技引领、效果最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专款专用,从严管理”原则,组织所属各单位依据本单位生产实际,编制并实施年度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确保专项资金项目全过程管理,保障项目实施质量,持续提高机组发电效率、环保水平以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创新驱动,科技成果显著
创新,是持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十年间,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宽松环境,“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勤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竞赛活动,大力营造全员创新氛围,不断激发员工创新热情与技术潜能,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公司科技工作人员快速成长。
十年间,科技攻关项目实行广纳贤才竞聘机制来确定项目负责人,并实施单项项目单独奖励制度。通过科技攻关项目实施,组建年度科技平台、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科技管理团队,着力于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机组经济运行。形成了技术骨干挑重担、老中青搭配组队、高中级职称人员重要参与的人才梯队模式。
十年来,借助科技创新举措,成功提升机组发电效率,降低机组能耗,持续增强公司机组核心竞争力,从容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2019至2022年,组织完成6台300MW亚临界煤电机组开展贫煤锅炉烟煤适应性改造。改造完成后,机组榆中高挥发分煤掺烧比例从25%提高到80%,彬长、铜川烟煤可以实现纯烧,按2022年入炉煤标单计算,年节约燃料成本近1.4亿元。所属各单位累计实施科研项目45项,获得专利授权171项,发表论文146篇,并荣获“中国电力创新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陕煤化集团科技成果奖”等省部级和集团级科技奖项共47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华中发电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 高效、卓越”的精神,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发电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煤电行业挑战与机遇,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单昀 肖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