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撷英
张非凡 散文——《月满西岳灯映渭川》
月满西岳灯映渭川
渭河平原的寒雾还未散尽,秦东大地的年味已酿成醇厚的酒。当老城墙上第一盏红灯笼亮起,渭南人便知道,这场酝酿了十五天的年节盛宴,要在元宵夜的月光里达到沸点。
老西街的灯市总在立春后悄然生长。竹篾匠人将冬日的枯黄化作跃动的光影,鲤鱼灯的眼珠里嵌着关中东府的倔强,莲花灯的褶皱间藏着黄河水的柔肠。最惹眼的是三米高的“药王巡山”走马灯,孙思邈的衣袂在蒸汽氤氲中飘动,仿佛千年前采药的跫音仍在少华山回响。灯影摇曳处,白发老者牵着孙儿讲述“血社火”的掌故,孩童的虎头鞋踩着青石板,把传说踩进月光里。
同州梆子的锣鼓声总在日暮时分响起。华州高跷上的天官赐福摇摇晃晃走过千年,踩高跷的汉子们踏着黄河号子的节奏,将八仙过海的传说演成活色生香的街景。澄城县的“杆火”在夜空中绽放时,人们会想起司马迁笔下的星官分野——那些拖着火尾划破夜空的流星,莫不是太史公洒落的竹简?最惊心动魄的当属大荔血社火,朱砂染就的“鲜血”从“七窍”涌出,在粗犷的秦腔里,演绎着忠奸善恶的永恒命题。
韩城党家村的祠堂前,主妇们正将面塑的龙凤呈祥请上供桌。合阳踅面在铁鏊上滋滋作响,白水杜康的酒香漫过窗棂。最是那水晶饼在月光下透亮,糖霜凝成的“冰心”里,裹着渭南人对团圆的执念。当各家各户的汤圆在沸水里沉浮,巷口的古槐也披上了糯米粉的甜香。
月上中天时,少陵塬上的孔明灯渐次升起。放灯的年轻人用毛笔在灯罩上书写心愿,墨迹未干的“国泰民安”随风舒展,与潼关城楼的轮廓交叠成水墨长卷。此刻,高铁列车正掠过华山北麓,车窗里外流转的光影,让古老的灯彩与现代的霓虹在黄河岸边达成了某种默契。在这片诞生过《诗经·秦风》的土地上,元宵节的灯火永远不眠,如同渭河水底沉淀的星辰,岁岁年年,照亮游子归途。
(曹家滩矿业 张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