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匠心筑梦 薪火相承——记陕煤集团特级技师、陕煤运电发电部汽机运行高级主管张晓刚
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扎根一线,组织参与了多项重大技术改造,被聘为山西省“电力行业专家”、评为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荣获了运城市“河东金牌工人”等荣誉称号,得到了职工们的一致认可,他就是陕煤集团特级技师、陕煤运电发电部汽机运行高级主管张晓刚。
一项技改节省燃料费用360万元
作为陕煤运电汽机专业的“行家里手”,张晓刚高度重视汽轮机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2019年,针对机组低负荷工况下,汽轮机高压调门“3+1”控制方式节流损失大的问题,张晓刚带领团队通过数据建模和拟真试验,对汽轮机高压调门阀序控制方式进行优化研究,最终将高压调门阀序控制方式由原“3+1”改为“2+1+1”模式,大幅减少了机组低负荷期间高压调门节流损失,进一步降低了机组汽耗率和供电煤耗。经过大唐西北电科院试验,在机组负荷50%负荷运行时,汽机热耗降低158.2kJ/kWh,折合供电煤耗降低6.3g/kWh,合计每年可节省燃料费用360多万元。
“老兵”的荣耀
为设备解决“疑难杂症”,是张晓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2022年,陕煤运电汽轮机真空泵组频繁出现冷凝水溢流的现象,常规设备检修无法有效解决,造成工质损耗、厂用电耗居高不下,张晓刚临危受命,牵头成立课题小组,创新性地从真空系统入手排查,在比对不同负荷、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机组背压和汽轮机真空泵组出力情况后,发现汽轮机真空泵组出力偏大且无法调节,进而造成了蒸汽冷凝溢出。
随后,张晓刚课题小组巧妙地利用气动阀将低功率的“小机”真空泵组与汽轮机真空系统相连接,使两套真空泵组能够根据机组运行方式灵活切换,用最低成本使机组获得了最佳真空,实现问题整改、节能降耗“一箭双雕”。改造后的机组真空系统每小时可节约厂用电116kWh,除盐水2.4吨,年累计可降低成本74.6万元。
而这,只是张晓刚利用所学所悟助力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一个缩影。近10年来,机组冷态启动过程暖机时间长、轴系振动大,发电机氢气纯度下降快、补氢量大,汽轮发电机汽端轴瓦运行中振动值偏大等一系列急难险重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成为闪耀在张晓刚职业生涯中的点点星光。
借助平台带“新人”
张晓刚说:“一个人的本领再强,也是有限的,大家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公司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2019年,陕煤运电成立以张晓刚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借助平台力量,张晓刚深入班组,广泛吸纳青年职工进课题小组,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绝活和经验传授给他们。工作室成立近五年来,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以青年职工为攻关主体的工作室先后形成技改、QC、五小成果60余项,大多在生产现场进行实践应用,其中48项成果获省级、行业协会、地方奖项;撰写多篇科技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并有10篇论文获行业协会优秀论文奖……如今,日渐壮大的青年技术力量队伍,正在为陕煤运电持续蕴育更多、更好、更实用的科技创新成果。
“还是要沉下心来,把工作干透,尽自己所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张晓刚如是说。(高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