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交锋

精神的洗涤——《干法》读后感

作者: 刘朕中     时间: 2021-10-19     

工作就是“磨炼灵魂,提升心志”----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曾经两次将两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带入了世界500强。《干法》这本书一经出版,不到一年再版19次,月销量最高达到20万册,仅在出版的当年,拥有这本书的日本人占日本人口总数的2%

我接触到这本书是在2016年,一位领导向我推荐:“把这本书看看,然后和我聊聊心得”。刚接触,书中的“工作就是‘磨炼灵魂,提升心志’”彻底翻新了我的工作观念。

第一点,书中多次以“愚直的、诚实的、认真的、专业的”来形容工作,让我感受到了一份真实的愚直。

网络上有句话:“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这表现的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踏踏实实工作,低头坚持不懈的苦干,被认为了“愚”、“傻”。但没有这样的“愚”、“傻”,哪来的成长。愚直的做自己的工作,通过工作来提升自我,非常重要。

在我们现在的工作中,面对智能创造、技术创新、管理精细等不断提升的要求,如果不能离开舒适区,只是守着所谓自己的本业,那么必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只有用这种“愚直的”工作态度,把我们带入工作的“旋涡中心”,才能突破自我,获得成长。

第二点“自燃”。物质有“可燃”“不燃”“自燃”三种形态。作者把人也分为了三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第三种就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然型”。

在国内也有类似的说法叫“打鸡血”。我曾有朋友给我提及过一些国内的日企、台企全员“打鸡血”式的企业文化,当初只考虑到了对员工不够人性,而忽略了作为其中一员的获得。当自身自燃,身边的人也在自燃,所有的人都在燃烧,这样的一群人组成的一个团队,相互的火焰不停的传染,能喷发出的工作热情、动力,不可想象。

就像现在错综复杂的工作,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能否自燃?我们不经要思考:究竟是把工作推给别人视为一种能力,还是干完自己工作同时想着如何帮助其他部门、同事,去“引燃”别人。所以“自燃”是我们工作中需要的一种品质。

第三点“完美主义、至高无上”。稻盛和夫先生提出的“完美主义、至高无上”不是相对比较,而是另一种不可想象的极限境界。这种境界不同于一场比赛,你只要击败所有的对手就能拿到冠军,而是要求自己完美无缺,没有针对的对手,无限提升自身,完全纯净的提炼。

就像我们出手的每一份材料,仅仅做到交差,还是去追

求“至高无上”的完美。“不争第一就是混”,事事认真,追求完美,这才是“磨炼灵魂,提升心志”的一种方式。

第四点“反省”。书中讲到:稍稍表现出傲慢,或者吹了牛,或者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时,夜里回到家里以后,或者第二天清晨起床后,就会对着洗脸的镜子,严厉的斥责自己:“混账!”然后又反省说:“神啊,对不起!”。稻盛先生从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这样的反省习惯。

虽然我认为这样有些过激,但是我们共产党员也同样有自我批评的传统,如果能将自己说错的每一句话、做错的每一件事情进行反思。这个艰难过程一定能让人更加精明、睿智、豁达。

第五点“扫地”学问。将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专家。每一个能把简单工作做到最后的人都能散发出强大的人格魅力,作者讲到了一个完全融入自己工作的伐木工人,他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让人性的升华。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有这样的好同志,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工作、任劳任怨,即使没有被领导发觉,即使没有得到身边同事的认可,只要不停的坚持、努力,总有一天会像稻盛讲到的“得到上帝的帮助”。

或许有人会讲,没有天赋再努力也是小白。不尽然,在小提琴界,帕格尼尼是“天才”的代名词,一次演出中,三根琴弦绷断,他用一根弦仍然完成了完美演奏,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传奇。然而,真实的版本却是他为了讨好自己的女友,特意创作了这首一根琴弦的曲子,后来,他把这首曲子用在了演奏现场。

在我们的听到的天才中,他们生来就具有某种特殊的能力,不用过多努力就可以在某一领域非常杰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人们对传奇故事的本能向往。天才的宣传者,抓取了最具震撼力的片段,省略了日常付出,以至于使我们认为,他们生来就比别人优秀,毫不费力就取得了成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天才们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负重前行罢了。

《干法》这本书在日本的畅销,证明了日本人对稻盛哲学的认同。而我们身边依然有人认为当今是一个“流量时代”,羡慕着 “官二代”、“富二代”,向往一夜暴富,期盼一张中奖百万的彩票,如果有机会也请把这本书分享给大家身边的人。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领先成为一种工作常态,让优秀成为一种工作习惯,让奉献成为一种工作追求。换个角度去思考,换途径去探索,换思路去解决。用工作去“磨炼灵魂,提升心志”。用“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自燃起来,做好自己,“引燃”别人。(思创2107届——刘朕中)

上一篇:百战归来再学习——班前教育有感 下一篇: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班前教育有感